就是要像現在流行的自然髮妝一樣,頭髮講求自然有型,要有空氣感,髮絲之間要有空間讓空氣可以流動,但又不能亂動

做糕點,空氣也很重要,雖然空氣不是烘培的其中一項材料,但是對於很多食譜是不可缺少的一樣,而且很多烘培的方法和我們使用的材料裡面,就是要把空氣流在糕點裡面。

在麵糊裡的空氣會影響糕點的口感、大小還有成品的外觀。什麼東西會製造空氣並且留住空氣呢?

● egg white蛋白,蛋白打發就是製造空氣,通常蛋白打發後在攪拌其他材料時,會有注意事項說拌勻就好,不要過分攪拌讓空氣都跑掉了

另外三種添加到麵糊裡面則會釋放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則幫助蛋糕膨脹,並且讓糕點的密度從蓬鬆(如蛋糕)到緊密(如餅乾)有所不同

● bicarbonate soda或稱baking soda小蘇打粉,如果食材中有酸的材料時添加

● baking bowder泡打粉,是由小蘇打粉和塔塔粉混和而成

● yeast酵母

小蘇打粉和泡打粉的使用有所不同,在台灣又很多家長很怕使用泡打粉,又特別強調無鋁泡打粉,也是因為在找雞蛋糕的食譜的時候看到這些文章

做不同的高點就用不同的材料,其中的科學原理讓我覺得做蛋糕也可以很smart

 

mueckeworl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雞蛋-在烘培中,建構了糕點的結構,在製程中提供濕潤的水分。

另外蛋黃也讓糕點更加滑順並幫助麵糊乳化,會讓糕點吃起來更加滑順。

蛋白則扮演著鞏固糕點的角色,幫助麵糊或麵糰留住空氣,讓糕點可以膨脹或是可以讓糕點吃起來很脆

也是有小小注意事項

● 在烘培中,要使用是溫下的雞蛋,如直接使用剛從冰箱裡面拿出來的雞蛋,在混和的時候不容易混和均勻,蛋黃是凝結的,蛋白也不容易打發。

● 添加雞蛋時到麵糊中的時候,一次加一顆,攪拌均勻後再加其他的雞蛋

 

mueckeworl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奶油,真是令人又愛又恨

在烘培中,奶油扮演重要的角色,沒錯,又是重要的角色

奶油除了在烘培中有香氣之外,還讓蛋糕或甜點的口感柔軟tender,就是很嫩啦

以下有幾個注意事項

● 室溫下的奶油,很重要唷!所以準備材料的時候記得把奶油從冰箱拿出來,至少要一個小時,室溫下的奶油可以很輕易在表面有壓痕,但不到融化喔

● 奶油的保存,奶油應該保存於冰箱的冷藏或是冷凍起來,因為奶油容易吸收冰箱裡的氣味,建議用烘培紙或是保鮮膜封好之後放到冰箱內。

● 無言的奶油,阿,是無鹽奶油unsalted butter,首先有鹽的奶油在製程中是為了要延長保存時間所以加了鹽巴,又不同的有鹽奶油添加的鹽和水分是很不同的;另外鹽分和水分會讓蛋白質變堅韌,當我們在做蛋糕或是甜點的時候追求的是柔軟、滋潤的口感,這是互抵的

以下有幾種油類也有可能會使用到

● margarine人造奶油,也是植物性奶油,是一種利用氫化了的植物油來模擬奶油的產品。當然風味跟奶油就不一樣了,但是是可以取代奶油的

● white cooking fats就是所謂的白油,是用混和的蔬菜油或是混和蔬菜和動物油製成的油品,沒有什麼香氣和味道。

● oil一般的液狀的油,有時是可以取代奶油的,所以可以嘗試一下奶油和一般的植物油所做出來的成品的差異

我自己試過,香氣比較不足,口感比較單調。

當然在追求健康的情況之下,可以用植物油來取代奶油,風味是非常不同的,不過效果大致可以達到

在我開始接觸做蛋糕之後,有些時候放進這麼多的奶油都會讓我遲疑,但是真香!

 

mueckeworl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SUGAR,糖

說到糖,澳洲的甜點的甜度,讓台灣的甜食都無地自容,也太甜了

不管是什麼甜食,是糖加很多嗎?還是澳洲的糖比較甜?

所以當我一開始做甜點的時候,按照食譜一瓢一瓢的把糖加進去我的食材時

真是很驚嚇,怎麼可以用這麼多糖,然後,成品也真的超甜

記得有一次我回台灣做了布朗尼給我家人吃,在做的過程中

只聽見我那追求健康養生不添加的媽媽在我旁邊說,不會加太多了嗎?!

我都跟我媽說我已經減半了的糖,減半了的油,確實布朗尼好吃,但都只能吃一點點

在做甜點的時候,糖,就是糖阿哪裡有這麼多分別

到了澳洲看著食譜裡面要準備的食材出現caster,icing sugar,brown sugar,muscovado.....

不就是各種不同形狀的糖嗎?

 

糖在烘培中也扮演重要的角色,因為甜點之所以為"甜"點

  • granulated,砂糖,最一般白色的那種糖,如果你手邊沒有食譜要的糖,這時砂糖可以取代
  • caster sugae中文是細砂糖,是砂糖再精緻過,結晶比砂糖要細,細砂糖融化也比較快,如果手邊沒有細砂糖,就是再把砂糖研磨過
  • brown sugar黑糖,通常食譜中加入黑糖會比較濕潤,讓甜點比較軟
  • muscovado是指蔗糖,沒有精緻過的糖

以上的糖,通常可以互相取代,雖然成品的風味和口感會有一點不同,不過不會太奇怪

  • icing surgar糖霜粉,砂糖再研磨成粉狀,會加入玉米粉corn flour,防止糖粉結塊和結晶,糖霜粉融化的速度很快,通常用來做糖霜、糖衣和成品的點綴
  • honey蜂蜜,有些蛋糕食譜,會用蜂蜜來取代糖,做出來的蛋糕會比較濕潤而且細緻,但在取代的時候要小心,有時蜂蜜是會太甜的
  • golden syrup楓糖漿,也是比糖的甜度高,而且有微微的焦糖的風味

台灣人的口味比較起來還是比較清淡,所以我按照澳洲的食譜,通常糖都減半,有的時候甜度剛好,但有的時候糖減半之後風味就沒這麼足

所以還是要實驗在實驗,找出自己喜歡的風味

 

mueckeworl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台灣,麵粉嗎....就是低筋、中筋、高筋麵粉

再不然就是地瓜粉、太白粉、在來米粉....

到了國外,架上的麵粉變成和 plain flour, self raising flour 和 wholemeal flour, bread flour

怎麼都不一樣!!!

 

麵粉在烘培裡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大部分的食譜都會用到麵粉

麵粉提供了烘培物的組織、口感(structure and texture)當然還有某部分的味道

挑選不同的麵粉和使用不同的揉麵方式會有不同的口感,麵粉之中的蛋白質會和食譜中的液體結合而出筋(gulten)

這就是為什麼台灣有低筋、中筋、高筋麵粉的分別

蛋白質的含量以高筋麵粉最多,也就是為什麼越強調口感的食物越用高筋麵粉

而像蛋糕類的食譜則使用低筋麵粉,我搞了很久才清楚

以前在台灣就是看包裝袋上面畫了什麼是我需要的就知道

flours

照片是我的庫存,除了超市買的麵粉還有中國超市買的做饅頭的麵粉

 

● plain flour或是all purpose flour ,plain flour是全麥麵粉製成中分離出來的麵粉,是介於低筋到中筋的麵粉,大多數的食譜都用這個麵粉

● self-raising flour,應該是叫做自發粉,麵粉+發粉,如果要自制的話就是每120g(約1杯) plain flour加1 茶匙(teaspoon)的baking powder

● wholemeal flour全麥麵粉,質地比一般麵粉要粗糙,製作糕點的時候水分的吸收也比一般麵粉要多

● bread flour或者可以稱strong flour,也就是高筋麵粉

以下是沒有含麥的粉類

● potato flour馬鈴薯粉,這會讓口感比較輕一點

● cornmeal玉米粉

● cornflour玉米澱粉,很像太白粉,功用也和太白粉相似,讓口感比較滑順

● rice flour米麵粉,白米研磨的米粉,通常製作餅乾時會讓口感比較脆

大多數的食譜都是plain flour和self-raising flour,曾經有過一次做蛋糕,食譜說要放self-raising flour,但是我沒仔細看清楚,直接加了plain flour

剛出爐還有點溫熱時,很好吃,口感紮實了點,等到完全涼了之後,就變很硬,因為不夠發,結構太緊實

另外一個,閱讀英文食譜時,有sift flour的步驟,粉類要過篩,過篩的意義是在於可以使粉類充滿空氣感,感覺好像叫麵粉起床要工作

如果有黏在一起結塊的麵粉也可以篩出,充分過篩麵粉也可以幫助麵粉均勻的吸收加入的液體,當然也有一些覺得不用過篩也可以做好蛋糕的

 

不過有一次看澳洲的廚藝比賽My Kitchen Rule電視節目,其中有一隊參賽者,他們自己做義大利麵

從攪拌所有材料到製麵都自己來,到最後不滿意的部分是,剛開始沒有過篩麵粉,所以他們做出來的麵條上有結塊的麵粉

但是因為沒有時間了,他們只能挑出麵條上有疙瘩的部分,默默希望不要影響到比賽

我自己的感覺是,麵粉過篩之後,好像比較好攪拌所有的食材

是說我都有按照食譜的步驟來做  

 

mueckeworl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從有機會到澳洲來之後,因為手癢,覺得蛋糕超漂亮,所以從最剛開始的蛋糕盒開始

挑選想要做的蛋糕,依照指示加入油,牛奶,水,雞蛋,然後攪拌均勻接著放進烤箱

等待時間經過之後,再依照指示,如果有糖衣或者是有其他的果醬在蛋糕上面,接著準備

最後就會有一個美麗的蛋糕出現,還記得我第一個蛋糕是巧克力蛋糕

陸陸續續,有機會就會試試新口味

當我真的搬到現在住的地方,真真切切的擁有自己的廚房時

我開始閱讀食譜,拿著翻譯機把不懂的單字查過一遍

從此,閱讀食譜變成了一種興趣

更有趣的,是可以把各種不同cheese cake或是chocolate cake拿來比較

當然不只甜食,也做了不少餅皮或是有趣的鹹食

也就因為自己愛東弄西弄得,該有的食材或是器具也越來越多

終於知道為什麼房東太太的置物櫃裡面永遠都沒辦法很整齊

誰叫每個東西的尺寸都不一樣哩!!!!

閱讀不同作者的食譜也很有趣,大家重視的都不同

既然在國外,用的大多是國外的食材,所以應該要好好認識一下為什麼要用這個不用那個

十萬個為什麼!!!!!!讀了才知道,原來如此啊!!!!!

mueckeworl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May 30 Thu 2013 16:43
  • 承認

承認自己有錯,真的很難

尤其是當自己覺得委屈的時候

然後當三人成虎時,要翻身就更難了

mueckeworl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要開始了,報名了肚皮舞的課程

本來就沒有吃很多東西

也開始看中醫

現在要好好的把慢跑習慣再找回來

所以~加油!!!!!

mueckeworl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天醫生拔掉了導尿管,所以阿嬤開始自己上廁所,也開始幫阿嬤洗澡

上廁所要扶阿嬤起來到活動馬桶上,然後就是等待阿嬤

洗澡是一件大工程,像對小朋友那樣,不能著涼,水也不能太燙

阿嬤可以自己動手一部份,但是因為坐著,我們也是要幫忙

我由衷的佩服一個人就可以完成的那些專業看護和照顧服務員

也覺得每次服阿嬤起來,或者幫阿嬤在床上喬位置,都弄得她不舒服的

這天,是醫生說要出院的日子,但是早上還是安排了復健科的復健

所以我們去復健了一個小時,然後回到病房,只剩下吃點東西、上廁所和換掉身上的衣服

我們也大包小包的把東西都整理好,護理師也來看過阿嬤的狀況,確定一切都ok

阿嬤應是復健完很疲憊也沒說什麼,但是當換好的衣服之後

感覺他身上的病懨懨也就淡了,交代說這要拿那要帶的

阿嬤說,這趟出遠門也好久了,是也該回家了

mueckeworl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自從我阿爸請我回來幫忙照顧阿嬤之後,連著五天我都到醫院顧白天班,阿嬤的進步是看的見的

每天每天都有進展,慢慢的復健,原本的鼻胃管餵食也慢慢的變成可以自己喝自己吃

精神也好很多,不再一直昏睡,那幾天的照顧,我真的覺得在醫院照顧病人是一件很累人的事情

要熟悉病人的作息和醫院的生態之後,才知道自己應該怎樣安排時程

什麼時候要去用電鍋免得很多人在排隊,什麼時候坐輪椅去逛逛,什麼時候做復健等等等

阿嬤有時認得我,有時不認得

那天,我爸說那乾脆隔天還是有我來顧,順便從台北回來的堂妹也一起顧

大人們可以趁這個時間去處理其他的事情~所以我跟堂妹也只能說好囉

那天早上開始,我們伺候阿嬤吃藥、喝牛奶、上廁所後,就帶阿嬤坐輪椅在醫院逛街

從樓上逛到樓下,從商店街逛到停車場,從醫院中庭逛到前門後院的,走了一大圈

我可以確定阿嬤不是植物,因為阿嬤只要遇到陽光就會睡著,至少眼睛先閉上

接著回到病房後復健師來做復健,要阿嬤站起來,學會支撐自己

這時大堂姐一家人也來,一起鼓勵阿嬤,和阿嬤說話刺激阿嬤說話

整個過程,我們都會問阿嬤這個是誰?那個叫什麼名字?這個你記得嗎??

所以阿嬤一下子就叫出姐夫和大堂姐的大兒子的名字,然後卻說不出大堂姐和小女兒的名字

這時我的堂妹也從名字變成了護士小姐~哇,阿嬤真是瞬息萬變

遮騰了半個多小時後,復健師離開,大堂姐他們也離開了

所以餵了阿嬤吃粥、喝水後,讓阿嬤睡個午覺,我們也休息一下

下午,阿嬤起床之後,我們就開始了這個我覺得是個很刺激的下午

首先,我們讓阿嬤坐輪椅再走一走~回到病房後,我們讓阿嬤站起來扶在窗邊的平台上

讓阿嬤繼續練習用自己的肌肉支撐自己,然後下午就不讓他有機會睡著

所以接下來就是聊天說地,什麼都來聊

我和我堂妹兩個接連著跟阿嬤說話,說東說西,漫無目的的聊天

堂妹從阿嬤有幾個孩子開始問起,阿嬤只有兒子沒有女兒

所以當堂妹問到阿嬤有幾個孫子的時候,阿嬤居然說他有內孫也有外孫

這個問題堂妹追根究柢,想要釐清到底哪邊弄錯了

結果,問到最後,原來,阿嬤心裡的內孫是指男生,所有的女孩兒都是外孫來著

哇!!這一下堂妹繼續問說可是你只有兒子沒有女兒阿,哪來的外孫??

阿嬤堅持他的回答,所以越說堂妹越激動,越說阿嬤越不理人

最後阿嬤說,跟你們說都說不清楚啦~不說了!!!!!!

但我想這個答案在我和堂妹的心中都留下了些什麼~

mueckeworl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